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中提高钙镁离子,效果超出你想象

admin 2025-04-14 10人围观 ,发现237个评论

前言:

自从肠炎偷死于2009年的冬棚虾在珠海区域首次出现,2010年在江门和珠海率先爆发后,珠海容川技术部一直探索如何提高养殖户养殖成功率和产量。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在2013年下半年取得突破,公司的养殖基地在成功率和产量都得到明显提高,在2014年总结出了南美白对虾海大养殖技术主线:稳水、壮虾和控弧菌三个主线思路和方案。并在珠三角进行推广,通过两年在细节上不断地完善,基地和市场上执行技术主线到位的客户成功率和亩产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今年公司把技术主线细节完善的方向之一就是通过对水体里矿物质含量的调节来提高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成功率和生长速度及亩产量。目前在市场和基地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效果,现进行分享,以期能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矿物质在养殖中的作用。

很多养殖户对以下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

1、为何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比海水养殖差很多?

2、为何很多时候尤其在夏天高温期很多虾提料台时会有很多抽筋并出现肌肉发白?

3、为何在大量脱壳后虾容易发病?

4、为何虾大量脱壳后会出现倒藻?

5、为何有些塘水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倒藻?

6、为何同一批虾,有些慢大,而有些快大?为何淡化养殖中从30条虾养到20条需要的时间远比高盐度的要多?

引起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钙镁等矿物质不足。因为矿物质对细菌、藻类及虾类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

1、矿物质对虾的作用:矿物质占对虾机体8%的比重,起到维系细胞与组织结构、渗透调节与离子调控、膜电位调控、蛋白质与多种酶类构建的作用。在淡化养殖,低盐度和矿物质不足导致虾调节渗透压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致使虾的抵抗力下降,能耗大,就会在刚放苗的几天里由于较弱无法适应新环境而被淘汰,而使成活率下降;虾的生长靠脱壳的频率及脱壳后吸收营养物质来完成的,如果矿物质不足,会影响虾的脱壳频率及吸收营养,而导致生长速度变慢;淡化养殖在规格30条之后就长得很慢,而在海水养殖在30条之后生长速度还是保持着较快的速度;虾在大量脱壳后容易发病的原因是虾在本来矿物质不足的水体里集中大量脱壳,会造成脱壳后出现矿物质严重不足,导致虾硬壳的时间拖长,本来虾在脱壳后会消耗大量能量和溶氧,如果硬壳的过程拖长了就会受到虾抗病力下降及弧菌入侵的双重影响而导致发病。夏天高温期提料台出现虾抽筋而使虾身发白的原因是由于水体各个深度的水温不同,一般来说离水面越近水温越高,提料台过程中由于水温变化大,虾受到很大的刺激,虾会出现应激,如果矿物质不足就会出现抽筋,严重抽筋伴随现象就是虾身发白。

2、矿物质对藻类的作用:钙是藻类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镁是叶绿素组成成分之一,能促进藻类光合作用、提升藻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如果矿物质不足,藻类的生长和繁殖就受到抑制,在藻类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水体里的矿物质被大量消耗,造成严重不足,而使藻类没有足够的矿物质而加速老化,从而引起藻相的波动,本来就存在矿物质不足的水体在虾大量集中脱壳后由于被虾短时间大量吸收矿物质,而使水体的矿物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藻类大量死亡(倒藻)。

3、矿物质对菌类的作用:矿物质参与细菌机体构成与酶活性调控的重要营养元素。有益菌对菌相和藻相的稳定都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矿物质不足,就会影响到有益菌的繁殖,水体里的营养循环受阻,就会出现藻类营养供应不足和不稳定,藻相不稳定,水质指标异常,弧菌超标的问题。

至此,大家都知道了矿物质对对虾养殖的作用那么大,但是可能还是不知道像珠三角地区等淡化养殖到底缺乏哪种矿物质,每种矿物质应该达到多少浓度对养殖是最理想的。我们先看看一些实验数据和检测数据就会明了珠三角矿物质的大概情况。

表一:白对虾和斑节对虾在盐度千份之三十时对各种矿物质元素的需求。


因为在水体中钙和镁这两个元素需要的量都很大,被消耗也最多,所以在淡化养殖中最容易出现不足的就是钙和镁。钙和镁需要多少,比例多少我们通过参考一些文献及我们长期监测的数据就会比较清楚。

下面内容是摘自广东海洋大学的朱春华和徐志标写的《淡化养殖水体中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试验材料与条件:取自育苗场同批孵化的南美白对虾仔虾苗,采用逐步淡化的方式将比重降低到1.000,并将其标粗至体长为2cm左右,选择个体均匀、健康、活力强的虾苗作为实验用虾,每组的样本数为100尾。实验容器为100L水族箱,经冲洗消毒后备用。取深井水(比重=1.000,pH=8.2)为基础水,按试验设计添加无水cao2和MgS047H2O,按不同ca离子、Mg离子浓度梯度配制实验用水,采用络合滴定法来确定其实际浓度。试验期为28天,水温24—29℃,24小时连续充气。试验过程投南美白对虾0饲料,以饱食为准,每天采用虹吸法排污。水族箱上覆盖黑色遮光布避免强光照射。

结果:在淡化养殖,钙镁比例在1.8-2.8对于成活率和长速都是最好的。请看下表。”


再看集美大学陈昌生等文章《Ca2+、Mg2+对凡纳滨对虾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在淡化度养殖中钙镁比例为1:3时成活率最高,和前述结论是一致的,只是本实验的梯度跨度太大,如果再做几组对比如1:2,1:4等数据就会更加全面和科学。


上表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钙镁比例为1:3时,淡化养殖的钙在50到150ppm,镁在150到450ppm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是最好的。

二、珠三角钙镁数据

可是,珠三角水体实际的钙镁是怎样的?几年前我们对珠三角各区域的钙镁做过检测。

下表是珠三角中山区域13年10月份的钙、镁数据:


1、外河水、闸口水、内河水Ca含量均为60左右,低于各养殖时期池塘水Ca含量,所以引入河水后要注意钙含量的变化,及时补钙。

2、放苗前、养殖前期、养殖中后期池塘水Ca含量都比较高,分别为150、140、180,分析养殖期间的Ca主要源于人工添加和沉积碳酸钙的逐步释放,也有可能部分源于井水;


1、外河、闸口、内河Mg含量依次增长,分别为12、18、20,但都远远低于养殖用水标准117以上,也低于各养殖时期池塘水体Mg水平,添加河水后要注意镁含量的变化,及时补镁。

2、放苗前、养殖前期、养殖中后期池塘水Mg含量分别为139、100、120,基本高于养殖标准117,分析养殖期间的Mg主要源于沉积碳酸镁的释放以及藻类对Mg的吸收和释放情况,也有可能部分源于井水;


1、外河、闸口、内河Ca/Mg为4-5,比例失衡,因此加入河水后在补Ca、补Mg的同时注意调节Ca/Mg。

上面是针对放苗时抽较多地下水,放苗时比重在1.003左右的虾塘所检测钙镁的数据,事实上,这几年雨水多,很多虾塘放苗时比重没有达到1.003.拉海水提高盐度的塘一般比重在1.0005-1.001,一开始就出现镁的不足,下面两个数据是2015年公司养殖基地检测的三个塘钙镁的数据,放苗时比重是1.001,每隔十天有补充海联科206(白云石粉的基础上添加较多的镁离子),每亩半包到一包,尚且出现较严重的镁不足及钙镁比例失衡。这在珠三角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数据,今年我们在江门和珠海测得镁绝大多数塘的镁在30-70ppm。


放苗后两个月时间,钙离子从放苗时120ppm逐渐降低到60ppm,然后保持稳定,上述结论是钙在50-150ppm是符合要求的,不过最好是100ppm,所以钙的问题不大。


镁离子从70ppm逐渐降低到50ppm,然后保持稳定,在后期有所回升。根据淡化养殖对钙镁的要求镁150-300ppm最好,钙镁比例在1.8-3最好,镁在珠三角等地区淡化养殖是严重不足的。

因为几年前我们对钙镁就进行过一些研究和探索,针对此情况生产了206这个产品,但在这几年的实际应用中虽然206在稳水和硬壳上表现明显,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海联科对补充钙镁的产品进行了升级,对于镁离子的不断提高有了更好的效果,由此在稳水、硬壳(提高虾活力)以及提高生长速度有了相应的效果。

1、下表为2016年基地使用海联科206和钙镁佳对照情况。



a、钙离子含量变化


b、镁离子含量变化

小结:从上面几个塘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补充钙方面,206和钙镁佳效果差不多,都能达到养殖需要,而在镁方面,206不能满足需要,只有50ppm左右,而用钙镁佳都能保持100ppm以上,基本满足需要。



2、水色变化

放苗27天时间内,6号塘由稍微的浓绿转化为茶色水,2号塘由微清转化为茶色水。


放苗15天时间,1号塘保持稳定茶色水,4号塘由微浓的绿色转为微浊茶色水。

小结:1、池塘定期补充矿物质,为池塘生物提供生长需要的矿物质,有利于转化和维持池塘优良的水色;

2、定期补充钙镁佳给池塘添加更多矿物质,维持水体矿物质平衡,更加稳定地保持池塘中优良的水色。如:硅藻水。

3、虾体情况



斑节虾苗养殖27天,2口池塘生长速度基本一致,6号池塘虾体明显比2号池塘虾体通透,肝脏轮廓更加清晰,6号塘虾完料时间比2号塘快约20分钟。



南美白对虾苗养殖15天,2口塘生长速度基本一致,1号塘虾体明显比4号塘虾体通透,1号塘(放苗46万)和4号塘(放苗62万)喂同样多的料,1号塘比4号塘还快半个钟,估计是1号塘成活率比4号塘高;在料台上的虾,1号塘比4号塘少很多(1号塘虾活力比4号塘好)。

小结:1、放苗时钙镁浓度高,比例符合要求,虾的成活率更高。

2、定期补充钙镁佳(5天1次),半月以后可明显观察到虾体更加通透,活力超好,中午高温提料台都没有抽筋;

总结: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矿物质是制约成功率和产量的关键因素,在珠三角地区,超过9成虾塘的水体存在严重的镁不足及钙镁比例失衡,所以强烈建议:1、放苗前添加足量的钙镁佳,把镁离子浓度提高到100ppm以上,可以提高10%左右的成活率;2、放苗后每隔五天补充钙镁佳,可以持续提高镁浓度,使水体趋向优良藻相,在恶劣天气下可以稳定藻相;提高虾活力及生长速度。

能坚持整篇看完的朋友相信都是热爱着水产热爱着养殖的朋友,环境一直在变,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劣境中脱颖而出。珠海容川祝各位养殖朋友养殖顺利、赚大钱。

从蜕壳谈矿物元素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重要性

背景

甲壳是对虾最为重要的器官组织之一,更是其第一道免疫防线,在对虾的存活与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对虾甲壳方面的问题,给养成带来危害:

1)应激情况下虾子大量蜕壳,出现软壳偷死;

2)虾壳薄、脆,蜕壳后易漂浮于水中;

3)中后期虾蜕壳不顺,体表黑色素沉淀多,头胸甲与肌肉不易分离;

4)硬壳时间长,虾身偏软;

5)早期放苗活力差,成活率低;⑥低盐度时易溃疡,形成黑斑。


上述提高的这些甲壳情况,给对虾养成带来极大影响,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发生。那么,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我们可以先从对虾蜕壳机理来进行了解。

一、对虾的退壳

南美白对虾是低等的甲壳动物,一生中要经过多次的蜕壳(40次以上)才能不断生长,在苗期一般30-40h蜕壳一次,在转肝期后4-5天蜕壳一次,随着虾身的不断长大,蜕壳间隔不断增长,养殖后期主要集中在初一、十五左右大量蜕壳。如果在蜕壳间期没有足够的能量和物质储备,虾就无法正常蜕壳,影响生长和产生疾病。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对虾是怎样蜕壳的?

1.1甲壳由位于其下的真皮层上皮细胞分泌而来,共分3层:上表皮层、外表皮层、内表皮层组成。

1.2对虾蜕壳周期,是指将旧壳蜕去到下一次蜕壳的这段时间,详细分为蜕壳间期,蜕壳前期,蜕壳期,蜕壳后期初,蜕壳后期末。整个蜕壳过程是这样的:

1.2.1虾壳钙化过程吸收水中的钙离子和微量元素,并大量摄食积累能量和微量元素,这叫做蜕壳间期。

1.2.2随着物质的积累,真皮层与表皮层分离,旧壳之上的表皮被吸收,钙离子与微量元素进入血液,新表皮开始形成,此时对虾减少摄食,两层壳形成。当旧壳上的钙等完全被吸收后,新表皮与旧表皮分离明显,对虾停止摄食,身体开始吸水准备蜕壳,这是蜕壳前期。

1.2.3当新表皮大量吸足水分后,由于虾体的膨胀和弹动,旧壳破裂,身体从旧壳中脱离而出,此过程时间很短,正常在15-30秒之间完成,这叫蜕壳期。

1.2.4弹出旧壳后,虾体开始大量吸水,使新表皮层充分生长、扩伸,此时对虾身体活动能力弱,基本上没有摄食,此过程维持在10-20分钟,这叫蜕壳后期初。

1.2.5当身体膨胀到最大程度时,新的虾壳开始大量吸收水中的钙离子和微量元素,新壳慢慢硬化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并开始摄食,为下一轮的蜕壳做准备,此为蜕壳后期末。以上就是对虾一个完整的蜕壳周期,如果在此过程中,水体中的钙及微量元素不足时就会使新壳无法硬化,严重影响下一次蜕壳和正常的生长速度。


从蜕壳过程可以了解到,机体对矿物元素的有着极大的需求,从虾苗期高频率蜕壳(矿物吸收量少,频率高),过渡到大虾阶段相对统一的大量蜕壳(矿物吸收量巨大,频率低),对虾蜕壳对水体矿物元素需求量越来越大。应激蜕壳、高密度养殖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这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从对虾蜕壳的生理要求来看,养殖水体不仅要维持一定的矿物浓度,在特殊情况下,还要具备应对大量蜕壳的能力。

二、矿物元素的重要性

2.1大量实践证明,文首提到的那些对虾甲壳异常情况,主要是由于水体矿物元素不足,对虾无法及时、足够吸收矿物元素造成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水源性矿物元素不足:主要指淡水养殖区域,不仅缺乏钙镁,水中游离矿物元素也较低,必须定期补充。

2.1.2高密度养殖:主要是高位池和工厂化养殖,蜕壳高峰期或循环用水时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2.1.3生物竞争:水体中多种生物对矿物元素存在需求,比如有益菌、藻类、贝类(藤壶、石灰虫和福寿螺)和浮游动物(标苗期)等,当矿物元素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时,往往顾此失彼,出现问题。

2.1.4状态变化:养殖过程中PH、总碱度等发生变化,矿物元素由游离态变成沉淀形式;水体浑浊,泥沙或有机悬浮颗粒过多,离子态矿物元素被吸附,难以吸收利用。

2.2天然水体中矿物元素并不缺少。但随着人工养殖密度的增加,水体环境的不断污染,水质的突变,藻类和菌类的繁殖都会改变其在水中的浓度,如果我们不及时向水中添加此类物质,对虾就没法在蜕壳后迅速吸收,导致虾壳无法硬化,增加感染细菌、被同类残食的几率而发生疾病或死亡。

那我们应该在养殖中怎样去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2.1在放苗前期,根据幼虾的蜕壳频率,隔天向水体中补充矿物质元素,增加水体的阳离子渗透压,保障幼虾顺畅蜕壳,提高成活率。

2.2.2控制水体中ph过高或过低,因为受ph值影响钙质和微量元素会发生沉淀,造成对虾无法吸收利用,即使添加过多也无济于事。

2.2.3平时饲料中拌喂脂溶性维生素(B族等)和可吸收性液体钙,促进机体对钙和其他矿物元素的吸收利用。

2.2.4当水体中藻类生长旺盛或有益菌繁殖时,矿物元素需求量大大提高,可能出现菌、藻和虾之间的元素竞争,引发蜕壳期倒藻、水浓软壳和菌藻失调的情况,所以在水浓、补充有益菌时,要及时添加矿物元素,尤其是微量元素。


2.2.6根据潮汐和初一、十五前后定期加强向水体中补充钙质和微量元素,因为此时虾会统一大量蜕壳,需要大量的钙质、矿物质元素,如果不及时补充会造成蜕壳未遂或蜕壳时间过长,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2.2.7当发现水体中有大量虾壳漂浮时,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般正常蜕壳的虾,虾壳都会比水重。如果上浮,说明虾是在应激下进行的蜕壳,没有储存足够多的能量和物质,缩短了蜕壳周期,容易造成机体损伤和免疫力下降,要及时补充。

我们在养殖周期当中,如果能及时了解观察对虾的蜕壳情况,及时做好补钙的预防措施,使对虾在正常的蜕壳周期内完成蜕壳动作,就能有效减少疾病的感染,提高成活率,也会加快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成功率。我们应当时常测量水中的总碱度和硬度,在指标波动较大时及时添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预防水中钙及微量元素的流失。

2.3如何有效地补充水体中钙及多种矿物元素呢?

海联科通过多地域、各种养殖模式的水体进行采集分析,针对性地研究开发了钙镁佳产品,以解决日常水体的矿物元素补充问题。

钙镁佳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水质调节剂,由水质平衡调节剂、高效吸附剂和多种活性矿物质盐复合而成,具有调节水体氮/磷、钙/镁、钠/钾等离子平衡,调整稳定水体pH值、促进藻类和有益微生物正常繁殖的作用,补充对虾生长所需的钙、镁、钾、磷等微量元素,具备三大功能。

1)迅速补充池塘养殖水体所需的钙镁磷钾等营养元素,调节水体离子平衡,稳定水体pH,维持藻类生命力,延长藻类生长周期;

2)提供对虾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迅速缓解对虾褪壳后的软壳现象,增加甲壳硬度,能有效预防对虾由于褪壳不遂导致的瘦身现象;

3)本品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对水体的悬浮颗粒、水面泡沫、pH波动大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4)分别对水、藻(菌)、虾起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不容错过